2011年是實施“十二五”規劃的開局之年,山西省工商局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,按照總局“五個更加”的要求和省政府的工作部署,為進一步實施商標戰略,全面服務山西省跨越式發展,制定并印發了《2011年商標監督管理工作要點》,以新的理念,新的舉措做好以下工作。
一、 努力辦好第五屆山西品牌節
以“品牌戰略與轉型跨越”為主題,緊緊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推進產業結構轉型的重點目標,搭建交流平臺,充分展示山西企業的品牌形象,形成以品牌帶動全省轉型發展的積極態勢;圍繞轉型試驗區的重點建設任務,大膽探索做大做強核心主業、培育特色品牌的思路和舉措。
二、繼續開展打擊侵權假冒專項行動,加大執法力度
按照國家工商總局和省政府的要求,深入推進打擊侵權假冒專項行動。加大對中國馳名商標、山西省著名商標和農產品商標及地理標志的保護力度,依法保護其合法權益。加大對重點市場、重點商品和涉外商標的巡查檢查力度,曝光一批大案要案和典型案件,形成打擊侵權假冒的高壓態勢,震懾不法分子和違法企業。加大創新力度,建立早預防、早發現、快速處理的監管長效機制,全面提升監管執法水平。
三、鼓勵企業商標注冊,積極推進品牌興省戰略
采取多種形式加大商標法律知識、商標戰略宣傳,切實增強全社會商標意識。充分發揮行政指導高效靈活的特點和優勢,主動引導新興企業注冊商標,指導重點行業建立商標管理機構和制度,建立健全商標海外維權機制,鼓勵企業實施“走出去”戰略,利用馬德里國際注冊商標拓展國際市場,全面提升商標的注冊、運用、保護和管理水平。
四、加強商標戰略實施示范工作,推動區域經濟發展
抓住機遇,積極推動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范工作,努力營造政府主導、企業主動、政策促動、部門聯動的良好氛圍;充分發揮典型帶動作用,總結推廣先進經驗,引導企業實施商標戰略,培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品牌園區、現代農業示范園區,形成以商標為主導的區域特色經濟。各地市工商局要結合當地實際,培育發展1-2個商標品牌基地。
五、積極推進商標興農工程
研究制定“一村一品一商標”、“一縣一業一品牌”發展規劃,指導推廣運用“農民專業合作組織+地理標志+農戶”、“公司+商標+基地”等農業產業化發展經營模式,提高農產品附加值,增加農民收入,多渠道促進農村加快發展。提高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商標的注冊數量,扶持培育一批“名、特、優、新、稀”等農產品商標和地理標志。
六、深入推進商標權質押融資
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,支持和鼓勵企業利用商標權質押融資,幫助企業拓寬融資渠道;努力探索商標權質押融資新渠道,引導商標專用權質押融資工作向縣(市區)延伸。各地市工商局要引導5家以上企業獲得商標權質押融資。
七、完善馳名商標申報程序,規范著名商標認定工作
摸清本地區商標發展情況,增強針對性,按照培育一批、成熟一批、推薦一批的原則,重點跟蹤指導,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,確保馳名商標的推薦質量。
積極修訂《山西省著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辦法》,以制度規范著名商標審查工作。對省政府確定的現代制造業、新興產業、特色農產品給予政策適度傾斜,切實提高著名商標的認知度和美譽度。
八、加強對商標代理組織的監督管理
認真貫徹落實《商標代理管理辦法》,建立商標代理組織和代理人信用記錄、信用等級評價、失信懲戒等監管制度,保障委托人及商標代理組織的合法權益,適時開展全省誠信商標代理組織評選活動。
九、科學制定十二五商標發展規劃
圍繞省委省政府轉型跨躍發展路徑,調查研究,在十二五商標發展規劃的基礎上,以新的理念、新的舉措科學制定十二五商標發展規劃。